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獅球嶺西砲台

相較於東砲台的戰事激烈,西砲台的相關史蹟似乎沒甚麼著墨的地方。
        由獅球嶺隧道北口旁的階梯往上,見到濟公像後往右行,在見一土堤缺口有搭建木板供歇腳處左轉進入後,沿坡邊土階梯及繩索往上可達。此次前去因為先前資訊蒐集不甚清楚,誤轉了好幾個上坡嶺,雖然不遠但是缺乏磨練的自己繞到有點快往生的感覺。但因誤走也發現了一些戰壕遺跡,可惜盡頭被雜草樹枝所擋,只能窺見有整理過的一部分。
        回到正線上, 沿著泥濘的陡坡階梯道上行後,不多久即見到一碉堡建築,終於見到了西砲台的蹤影。此處基本上保存良好,也許是因為國軍入駐後有再行整修過,子牆及左右護牆看來頗新,但從牆上儲彈孔的近五角形可以確認這是建於清代無誤。主建築為碉堡一座和砲盤區。碉堡一般認為是國軍入駐後所新建,目前內部放有神像。至於砲盤區比想像中來的小,因為建在稜線上腹地並不大的關係。比較特殊的是砲盤上的兩道同心弧形軌,且沒有磨盤座存在的跡象,推想這應該是使用清末自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城防砲,其砲基座為四輪型就同今日的汽車一般,只是各輪方向為橫向佈置而非直向。子牆及左護牆頗為厚實,相較下右護牆只像一道略厚的磚牆一般。在子牆下方如同中央砲台區一般用石磚建了階梯,登上子牆後,前方視線已被蔓生的草木所擋只能透過期間隙看見基隆港西方,而向左方護牆望去,剛好可以俯瞰獅球嶺隧道北口所在的崇德路,對比其建築形式可以推估此砲台應該兼負對基隆港西方以及鐵道隧道的防務。
        砲盤區除了被人種植一些植物外,目前還多堆放了一些修剪下來的樹枝,應該是還有民間人士主動在進行維護,待了約五分鐘拍完照後沿原路往下。途中思索著這般的陡坡當初不知如何將重達上千公斤的大砲運上砲盤?只能猜測著百餘年前或有臨時運輸道可達,或是運輸道已毀,或是由稜線南方 由中央陣地運輸過來?到了入口處後,望向南方一片平坦但已雜草叢生的土地,此區或許是當初營房的所在地吧?坐在木板上歇息之餘,看了看土堤想起以前網上看過的資料說獅球嶺砲台群曾有過一道綿延山頭狀似長城的防禦工事,上次在獅球嶺中央砲台只見部分,這裡相較下更為接近此說。日已近午匆匆下山~回家後開了google earth看看,從紅龍山開始一直到接近獅球嶺東砲台區還真有一條若隱若現的土堤痕跡,應可確定這個鑿開的缺口算是遺跡的一部分了吧?
        至於剩餘的獅球嶺東砲台~看來要有專人領路時一同前往才好。
誤走時發現的戰壕遺跡

由此缺口轉入往上可到
延土階梯上,旁有輔助繩可拉

見此碉堡~終於到了

爬上來後喘了一會兒~真是缺乏磨練

砲盤區,可見子牆階梯以及雜木和保麗龍盆栽

清代砲台的臨時儲彈孔樣式

可見到子牆及左護牆頗為扎實

相較下右護牆顯得薄弱多了

左護牆往下景色,剛好防備清時鐵道以及隧道口

子牆防備基隆港西側

同心雙軌遺跡

應為國軍所建?

碉堡內部擺放神像

入口處,疑似人造土堤工事遺跡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社寮東砲台

社寮東砲台
社寮島就是今日的基隆和平島,三百多年來一直是兵家相戎之地。而此砲台所在區域可謂是歷史最悠久的。從西荷相爭到清末中法、中日乃至於日俄日美對抗,不論實際交戰與否,這裡都是扼守基隆的重要戰略要地。
相關的歷史資料網路上已經很多就不再多贅述了,純粹分享一下遊覽心得。
從正濱路經和平橋進和平島後立刻右轉,經過一串的海產店後來到一個像停車場的地方左轉,馬上能見到龍目井,這也是一口歷史悠久的井,相傳從西班牙時期即開鑿使用,目前的外觀則是日據時期為了防止空襲加蓋上的拱形掩蔽體,以今日見到的井上仍有抽水機及諸多水管看來,似乎仍可使用。
接下來繼續前進,進入了諸多叉路及蓋在半山腰的原住民部落~其實這並非是原生的原住民,而是由花東一帶遷居來此工作的阿美族原住民部落。由於路標不太清楚,一開始直接直行爬完陡坡後才發現是條死路,調頭下山再找另一條...不幸是條窄更陡之路,自然也是走錯了,只好小心翼翼的再不倒車的狀態下下車用抬的機車頭轉向。不得不提這裡的狗極端兇惡~沿路幾乎都是被惡犬邊吠邊追著跑...雖然說虐待動物是不合法的,但還是建議要來此探查的朋友們最好隨身攜帶防身棍棒或電動連發BB槍以策安全。
回到龍目井的途中,靠著運氣和不安全的關門跑法免於被狗咬的悲劇。而在下山途中才看到東 砲台的指示路標...嗯,這種路標設計方式還真特別= =。其實過龍目井後第一個右轉上坡就能到社寮東砲台了~路上依舊逃不過被惡犬追著跑的命運,幸好這些狗對於機車還是有點忌憚,還算平安的脫離追擊到達入口。
第一眼映入眼簾的是阿拉寶灣四個字,其中幾個字已經被煙燻的黑到辨識不清了。而漆上這字的建築~總結過去幾個砲台的經驗,應該是砲台的集水設備。另一面則是被漆上活動中心的廢棄建築,看起來像是1945以後國府接收後增建的。繞過這個建築營房就在隔壁~典型的日治建築形式,一樣沒屋頂,門窗均做防水緣石。後方靠山壁處也挖了簡陋的防空洞。而先前那個「活動中心」和這營房接近的部分則是石材堆砌而成的。雖然不能確定年代,但感覺起來這個角落真是匯集了清日到中華民國時期的建築縮影。
接著是整修過的碎石步道,慢慢爬山約十來公尺就見到了彈藥庫建築,和槓子寮一個樣子。解說牌也只是草草寫了同其他日治時期砲台樣式,較特殊的是這個彈藥庫前有一大塊平整的凹陷平地,四周是用大小不一的石頭推砌出來的擋土牆,有些地方則能見到補強的磚塊。要推想其用途可能是山砲用陣地或者建築過集合場之類的設施。
續往上就見到在半山坳中的地下觀測所和指揮所,一樣和槓子寮極為類似。沿著石梯向上,是一個山砲陣地大小的觀察兼砲陣地,中有一孔和底下觀測所相連~只是這種開在中央的洞讓人不解,如果陣地內沒擺放砲的話人應該會常常因為不慎踩空受傷吧?左方則是指揮所上方覆土部分~但指揮所的屋領被鑿開了一個極大的洞,或許是相關單位為了讓內部採光通風而施做的工程~但周圍並不像觀測陣地一般還有不搭調的磚造安全建築,要是遊客不慎摔入依其深度恐怕是非死即傷...腹地極小,小心翼翼的拍了幾張照後就離開了。
繞過這塊往左方走,又見到磚造庫房,中央底下有著混擬土步道通往最左方的主要砲盤區,這裡的草地放充滿小黑蚊和鼆,也是匆匆拍了幾張就閃人了。
這個砲台規模很小,十來分鐘即全部逛完。全無人跡~做為可能是基隆地區最古老的炮台所在地,白雲蒼狗~歷史價值極高但沒甚麼經濟開發價值...還是期望基隆市政府能把最基本的安全設施做好~接著就在被狗狂追的情況下離開此處了。 

有一說此處在日據時期是社寮電燈所的所在地,也就是自行發電供電給探照燈使用的探照燈基地 。左方建築部分可以符合這個說法,包括了磚造的探照燈庫房和到砲盤間的混凝土軌道地基。但從彈藥庫等設施的存在,所謂的電燈所應該也只是其歷史中的一段時期。

龍目井

被漆上字的集水設施

新增建築

時光交錯處

營房

營房的防水緣石

靠山側的簡易防空洞

到藥庫

彈藥庫及其前方的凹平台

彈藥庫入口

山凹處的觀測及指揮所

觀測所

西砲台所在地現為飛彈基地

觀測/砲陣地

觀測陣地細部及恐怖的「陷阱」

左方的庫房及砲盤和其間狹長的連接道

主要砲盤區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20130724齒輪箱軸承SKF化

原則上,我認為培林這東西不該算消耗品,以前的機車在培林用料上多採日系培林,比較沒有壞掉的問題。
         要說到換的原因,那天聽老闆說大部分人是換爽的,以skf的品質應該能撐到車騎到報廢都不用再去理它。
          我本身可能比較衰小,大概在兩萬多齒輪箱就出現異音(俗稱飛機聲...某些老gy6車系常可聽到),前一陣子突然變得很大聲(飛機聲外再加上回油或低速時有啦啦聲)且放油門後滑行距離明顯縮短...總結經驗判斷不是培林掛就是齒輪磨損。
         到了店家打開齒輪箱後看齒輪還算ok,但兩根軸的對外端的培林明顯轉動不順。再拆陪林時固定齒輪的那兩顆也是撞錘拉了幾下就逼出來明顯間隙過大,原本還在擔心是不是齒輪箱蓋壞掉所幸裝回去時沒那麼容易。換好後就ok了~
         在價格上~原本是去我家附近的ass店問,換原廠陪林開價兩千多...另一家忍店則是開價四千五含陪林及齒輪全組。專換skf的有些網路上開價到三千五~看在這家2700還算合理也懶得再找更便宜的店就去換了...回想三年前有2000打死的店(嘆)
副作用是...當後輪變得極為滑順後,會開始覺得奇怪...前輪怎麼好像變卡了 
施工中

拆下來的原廠陪林6204和62/22掛點確定

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

20130615悲慘的換胎經驗

清晨,牽著機車要出門時赫然發現整個後輪完全沒氣,回家拿了打氣機打氣後看著儀表指數到了20psi就再也上不去了,無明顯外傷的胎傳來細微的嘶嘶漏氣聲,再循著聲源找發現一處被比針還細的鐵削插破的縫...就這樣,使用六千公里左右的後輪下課了。
騎著後輪沒氣的機車,歪歪扭扭的來到了住家附近的機車行,一條鳥到爆的膠胎居然開價一千元~當下不多思索,默默地轉動了鑰匙,離開了這家價格不友善的店。原想撐看看能否到達平常指定的換胎店,但車行至汐止區公所前漸漸失去了控制,只好以30km左右的速度騎到另一家機車行碰碰運氣。

生意感覺滿冷清的~能挑的胎也不多,勉強挑了一條三陽原廠胎應急。這條一般價約650的胎在這裡要800...也只好換了。但修車師傅卻放著一旁的頂高機和拆胎機不用,逕行倒車拔了機油尺和排氣管~但卻懶得把輪框卸下,直接拿了兩支拆胎棒硬攪~等自己看到要去制止時~呵護多年的輪框已被刮花得不忍卒睹。換上新胎後,后土除和排氣管支撐架中間的墊圈也忘了裝回,就這樣~在這炎熱的夏天早晨, 小車經歷一番折磨後恢復了可行駛的能力。
付完錢後,離開了這家車行~我想我是再也不會回到這裡消費了。這家車行早些年那種敬業的精神越來越蕩然無存,回到家發現龍頭左把手的邊緣也因倒車的關係磨破了,少了減震墊的后土除一路上摳摳摳亂跳。
這種維修服務的態度,感覺真的滿不尊重本業的。也體會為什麼有汐止的車友寧願把車騎到近如南港遠如北投泰山等地去保養維修也不在汐止修。

 小記:原來那條正新的c6016n胎壁支撐性滿好的,完全沒氣的破胎情況下還撐了近二十公里到維修處。但沒氣後胎面溫度升的太快。

就這樣刮花了~這是其中一部分

減震墊也不見了

20130617
去材料行買了固定用的「排氣管減震墊」,相較於某些人買到原廠零件一顆40~50的價格,這個功能一樣的橡皮墊價格實惠多了,10元搞定。相較於原廠品這個厚了點直徑較小,安裝上比較容易。間隙大了點但安裝後有土除件的張力也算固定的滿緊的。
這條胎沒有愧對原廠殺人胎的封號,沒什麼抓地力,騎起來沒安全感,又要再調整騎車習慣了。

減震墊本體

增厚墊高了一些,看起來反而比原廠的舒服一點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year of 1999

不確定的一年,算是這十幾年來的原點吧
偶然想起來,遙遠的像上輩子的事了。
這首歌其實是另一個男人的心情,只是奇妙的交接到了自己身上。
直到最後的道歉,畫下了句點。
剩下某年在九舍的思緒,漣漪終歸復平。

如果生命是一種墮落的過程
那又何必對她太認真

不是不愛  只是怕了
怕一腳踏空的剎那
淚水會飛濺
怕無助的背影
說著無力的感情

曾經
一長串
拖著潔白凝尾
消失在
漫漫天際

帶走了
喜樂  雀躍的心
留下了
緩慢  大量出血的

verstehem(not verstehen)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不管是克魯泡特金還是克勞賽維茲,武力都是過程中必備的惡。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曹孟德的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強說愁到愁說強,偶然想起那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的豪情。
難怪他也自言慨當以慷~人生啊。

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about the pirates of Philippines

between the peace and war...
       其 實國際關係中的競合端賴各成員間不同的手段來達成提升自身價值,也包含了不同程度的軍事手段。本事件發展至此台方在外交操作上的嫻熟度確實略顯青澀。先是白熙禮記者會中台方外交部長息事寧人的窩囊態度,接著是次日對於菲方代表培瑞茲的無視已到了有點違背國際外交禮節像小孩子吵架一樣的幼稚。不過 影響民意趨向主因還是台政府對內長期的回饋失靈,人民的壓力宣洩在此時找到了個方向。但過程中台灣某幾家媒體也的確是暴走過頭,有種回到1939年德國官媒對波蘭人在邊境暴行指控的氛圍。這種詭異的排外言論對於西方來說應該是頗為敏感。

        但對於台方來說,採取有限、局部的軍事壓 力是必須的~畢竟國際政治從來就不是道德的場域。外事部門對於軍事活動的陳述及定調,本人認為應該包含以下幾點:
1.具菲官方身分公務員所為之準海盜行為。
2.鑒於菲方無力制裁該海盜行為及包庇。
3.我方得以必要之一切措施維護該海域上任何國家人民之航行安全。

        當然我能理解受害者家屬的心情,但一昧地針對個案進行宣傳答辯並不能讓國際社會對長期以來巴士海峽上發生的事件有完整的認知。對外說明上應彙整歷年來相關事件以進行佐證,在原有的懲兇道歉賠償等針對個案的訴求外,第四項的漁業權利談判才是真正的關鍵。過去菲國近似海盜的行為可以漁權不明為理由,這點讓台方也很難站住腳,唯有讓台菲雙方在此不幸事件下訂出規範,下一場的衝突才不會讓模糊地帶搞砸。

       但在這場折衝協調中,台灣政府的被迫反應、決策反覆失當、手段目標不明也讓人頗為心寒,這可不像是在課堂上老師對於學生擁有絕對的支配性優勢,也不像兩岸關係一樣保持創造性的模糊就能解決的啊。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0526

山道上灑落一地的桐花

 像永不實現的承諾,只剩凋零之美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大尖山~十年後再拍小朋友

也從底片到了數位,但當初底片單純的感動好像已不復回。
空氣的乾淨與否對畫面呈現也是影響頗鉅~台北這鬼地方空氣真的很糟。
即便是在山上,還是被灰塵環抱。不過圓形散景還滿有趣的就是...


加點紅色調和柔光效果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zte n790

來自中國大陸的手機品牌中興zte。
硬體配備和它的價格相符,一般作業也都ok。
唯一不幸的是~在買了九天後,他的液晶屏出現了一條壞線,只好送修了~


開箱照


9天後
                                                                     
關箱照= =




七天後它回來了~換了片液晶面板後繼續服役。這東西玩個三天就膩了,不知道一堆人是在瘋甚麼小朋友的= =~

號稱有320萬畫素的相機,實拍的表現和低階webcam差不多,讓人想起十幾年前買的30萬畫素相機。不過好像也沒甚麼好苛求的...其他的,好像也沒甚麼好介紹的了,gps對本人來說是最有用的功能,內建map的GIS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表現有點勉強,有時候會卡卡的...但至少下次迷路時能有個位置能安慰一下自己XD
夜拍漏下的齒輪油,這種怪怪的色調和粉粉的模糊,向人生中第一台DC致意啊


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雜事記20130416

20130428向亞太說掰掰~
從亞太開台用到現在,但是他的費率方案實在不適合沉默寡言的人啊~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Erwin Rommel once said...

「學者型的軍人多半把戰爭視為一個純粹鬥智的問題而瞧不起精力和推動力,認為那是一種匹夫之勇。而他們自身正缺少這種匹夫之勇。這些人往往自命不凡,認為好事都該屬於他們,而壞事都是屬於那些匹夫」
「管理失當、決策錯誤、主觀偏見加上只會找替罪羔羊」

像不像馬領導下執政黨的最佳寫照?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證據

在某個場合聽見一個喝得爛醉的女生零零落落的唱出這首歌,心裡也覺得酸酸的。距離上次在@live看見Faith~哇,十三年了耶。
那些充滿詩意、灰色系和濃濃酒精味的日子,談著尼采和黑格爾的時光。在一個女孩心碎的歌聲中悄悄地被喚醒。
同樣的心傷,不同的故事,但是~~桃園妹都滿正的就是了XD。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末路

太陽即將下山,克里米亞之盾也取下了
一切都結束了
該從舞台上消失了

the lost victory,Erich von Manstein.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大武崙砲台

很小很小的時候,住過基隆。就是住在大武崙的武嶺街,不過對於那時的記憶只剩下少許的畫面記憶,畢竟是三十幾年前的事了。
大武崙砲台以前也來過幾次,那時走馬看花的繞了又繞,人潮還頗多的,不似今日只剩下踏青登山的老人和當地社區的植物觀察組~也許不是假日的關係吧。但這樣對純紀錄景物也比較方便,不用等著熙來往壤的遊客就能盡情拍個夠了。
這裡的形式為~山頂中央為砲台區,兩個砲台區面對不同方向,每砲台區內有二砲座。砲台區下方為彈藥庫,後方往下則為官兵營舍區。外圍佐以環陣地的步道,步道間設有東北南三稜堡區域,可供部隊集結及小型火炮安裝 及砲擊時提供躲避之壕溝。總體來說雖然靠海,但砲座面對方向均為內陸,設計概念應是擊退登陸敵軍用的內陸砲台,兼能警戒海面的前進觀測所。史料中記載中法戰爭時大武崙已有清軍進駐,是否駐在此地就不得而知了。
這裡滿有二沙灣和頂石閣的混合風的~
入口處的解說牌和谷哥地球對照,這圖解還滿符合真實比例的

入口處衛戍崗哨的營房,只剩下牆基和散落一地的石材磚塊

半地下的洞窟營舍,形式類似頂石閣砲台

這應該是官舍遺跡

解說牌,因應基隆多雨用石材刻製而成

洞窟營舍最右那間深度較深,與中間有門相通。這也和頂石閣滿像的。

洞窟營舍內部~常有人到此挖黃金因此地板也時常修復~要真有黃金的話早被駐守過的國軍挖光了吧XD

滿特殊的通風口~位在外牆和山壁間,應是避免房內角落濕氣累積而做的設計

這是最大間的露天營房

營房後部的倉庫

廁所

相對進步一點的茅廁,用來踏腳的木板早已消失。這裡不像槓子寮經過改建,雖然沒有了屋頂但這部分卻完整保留了原貌。另一邊就是一條溝形式的小便池。

廁所後方這個池子,有說是化糞池有說是清潔用水儲水池

東稜堡~這是大武崙砲台三座外圍稜堡中腹地最大的一座,可以用來安置日軍三一式野砲,90mm速射炮或是二戰晚期安放高射炮

東稜堡護牆外有一界石,這應該是供台灣省政府地政局經緯測量用

東稜堡向外望去~居高臨下。難得晴天得見海天一色之美景

基隆市政府地政處的土地界石

北稜堡~有深度一點八米的避彈坑。視界可及海洋,腹地應放得下三一式野砲。那像石椅的東西若為原建築的一部分應該是火槍射擊托作或固定火炮制退繩用。

北南稜堡間的走道可見到情人湖的景色

情人湖觀景台

曲水流殤~蜿蜒弧線極美的護牆。

南稜堡~這裡守衛的範圍就偏陸地了,也有較大的避彈壕溝

集水設施~同槓子寮砲台,可見當時日軍已完成標準化的建築作業。比對台灣目前各地亂七八糟各自為政的路標,真覺得汗顏


位於中央山頭的砲陣地區

姑且稱此為西砲台區,火炮射程範圍為內陸界寮內寮到萬里一帶

砲盤區旁可以見到有一小洞~和地下彈藥庫相通。一樣是傳聲兼通氣孔。只是已被半掩埋了。

最底下的儲彈區

加裝欄杆的痕跡~基隆個砲台常見到緣石破裂,或許這是元兇?

兩砲台區間的地下彈藥庫,用多重迴避式設計以期減少敵火命中時之傷害

彈藥庫

彈藥庫上方的土方排水洞,特別設計凸出的部分引流,避免水流浸濕侵蝕牆面

方形的炮基座滿特殊的

此間就稱之為北砲台區吧~射擊範圍為澳底到萬里瑪鍊溪出海口一帶

砲盤底下的十字加強肋

北砲台區的觀測陣地